清洁度是指零部件表面,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附着的污染物异 物,污染物异物分为固体颗粒物和液态残留物。固体颗粒物,因其尺寸、数量、硬度不同,对摩擦、机械、液压、流体等系统产生功能性损 伤,严重情况下可导致产品直接报废并危及人员生命安全。
显微镜颗粒计数法的检测设备主体,是由:照相机、显微镜、自动 扫描台、电脑、分析软件组成的一台颗粒计数显微镜(或称清洁度自动分析显微镜系统)。被测颗粒物被过滤到一张通常是直径为47mm的滤膜上,自动扫描台每次移动时,显微镜视场下的滤膜都被拍摄,蕞后由软件拼接成整张滤膜图像,通过阈值对比将颗粒从背景中识别出来,通过自动偏振机构识别带金属反射的颗粒。
本文主要通过对一台颗粒计数显微镜(清洁度自动分析显微镜)的分析,阐述采用不同显微镜、摄像机、软件分析方法,导致的分析结果差异。
测量差异原因分析
1.设备自身是否准确?
设备上的摄像系统与自动扫描台的平面必须平行,且摄像系统的X 与Y轴也必须与自动扫描台的X和Y轴运行轨迹保持平行。这样才能保证 图形拼接时不出现“错位”现象。相比正常设备,检测到的颗粒总数量大幅增加,小颗粒增加,大颗粒缺失。 通常,一台显微镜在经过长时间、高频率使用之后,可能会出现以上情 况。例如:人员磕碰、搬运、意外等。
2.像素分辨力差异。
每台采用摄像系统拍摄并通过分析图像得到测量结果的设备,都会因为摄像机设计原理而在边缘产生单边1个像素的不确定性。所以,在测量颗粒长度时,会产生+/-2个像素的偏差。由此可得,像素越小、精度越 高、分析时间越久;像素尺寸越大,精度越低,分析时间越短。 因此,采用不同像素分辨力时,测量结果会产生差异。